5月30日-6月2日,“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前沿论坛—2015年核磁共振与药物开发国际研讨会暨暑期学校”在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蛋白质中心海科路园区成功举办。会议旨在加强我国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波谱学领域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应用最新核磁共振方法进行蛋白质科学研究的高技术人才及年轻后备人才,体现我国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综合实力。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唯一一项包揽过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奖的技术,自1930年Rabi发现核磁共振现象开始,已有八位著名科学家因从事核磁共振或与核磁共振相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利用价值。现代高场液体核磁共振主要应用于结构与功能研究,特点是可以获得原子分辨率的溶液结构,可以从不同时间跨度的动力学信息中(皮秒 - 秒)捕捉到蛋白质特异性信息,使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实现从单一静态的“图片”到“动画”的质的提升,与其他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如X射线晶体衍射学、冷冻电镜等形成很好的合作互补。近年来溶液核磁共振波谱在新的实验方法和应用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基于蛋白质靶点的药物筛选,理性药物设计,生物类似物研发和评价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为蛋白质中心主任雷鸣研究员、周界文研究员和中心主任助理许琛琦研究员。主办方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十余名杰出核磁专家作大会报告及培训指导,其中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Adriaan Bax 研究员,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Gerhard Wagner教授, 日本东京都立大学Masatsune Kainosho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Arthur G Palmer教授, 德国慕尼黑赫尔姆霍茨中心结构生物学研究所所长Michael Sattler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施蕴渝教授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蛋白质中心周界文研究员等,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生物医药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暑期学校并听取了国际研讨会报告。
会议分为两个部分:5月30日-6月1日举办的大会第一部分“蛋白质核磁共振与药物开发暑期学校”,从核磁共振基础理论出发,深入地探讨了在快速核磁数据采集方式(非均匀采样)和波谱数据处理技术、药物分子片段核磁筛选技术、新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溶液三维动态结构计算软件XPLOR-NIH等方面。各个核磁领域的权威科学家生动具体的讲解,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技术指导,使参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在提高核磁共振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上获益匪浅。6月2日举办的第二部分高端国际研讨会以“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波谱未来”为主题,邀请生物大分子溶液核磁共振研究的国际权威交流核磁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核磁共振波谱新方法、蛋白质分子动力学与功能关系研究、膜蛋白质溶液结构与功能研究、超大分子复合体与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RNA复合体研究以及综合溶液核磁共振及小角散射技术研究生物学问题等,探讨和展望溶液核磁共振在蛋白质相关研究中未来5-10年的研究发展趋势,存在的机遇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蛋白质中心目前已建成国际先进的液体核磁共振设施,不但拥有五套 600 至 900 兆赫兹的核磁共振谱仪,而且拥有专业人员提供配套技术支撑。中心许琛琦、欧阳波和周界文研究团体使用核磁分析系统在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和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如《自然》(Nature)杂志上。
会议为加强我国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波谱学领域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高端学术平台,有助于提升国内蛋白质溶液核磁共振研究的整体水平,为我国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生物分子溶液核磁共振技术提供一个示范窗口,展示了我国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实力和先进的科研设施,提高了国际影响力。借此机会,希望进一步将蛋白质中心核磁系统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世界一流的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中心,加强国内核磁同行的实效性合作,达到信息、仪器等资源共享,推动核磁共振波谱在我国蛋白质科学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领域的拓展与应用。
会议现场
培训现场
与会专家
蛋白质核磁共振与药物开发暑期学校人员合影
国际研讨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