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
    关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及其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
    2009年11月02日 15:05:00  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字体大小[]

      1. 平台的内涵与定位

      1.1 平台的基本内涵

      前面的研究已经指出,提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大力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那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1.1.1关于平台涵义的讨论

      (1)“平台”的一般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对平台的释义为:“①晒台。②平房。③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为操作方便而设置的工作台,有的能移动和升降。”目前使用的“平台”一词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术语引用而来。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平台”一词取自英语的“Platform”。“Platform” 原义是基础,火车站台。不同的房子可以盖在相同的基础上,汽车可以用同型的底盘、引擎、电子零件,建造不同型号的汽车,这些就是平台。以计算机来说,平台是基本软硬件标准的集合,而在这些标准上所构建的其它计算机软硬件。比如,PC和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平台。在1980年代,IBM公司把PC平台公开,许多计算机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使用者可以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而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席卷全世界,使其它的软件厂商,都发展和Windows操作系统兼容的系统,并为广大用户所接受。随着科技的发展,“平台”越来越成为网络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常用词语,并且越来越多的被其他领域所使用。例如“商务平台”“政务平台”等等,因此“平台”已成为具有通用色彩的术语。 “平台”一词所表达的含义有三个方面:①它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②它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③它具有公共和共用的服务性质。

      (2)“科技基础条件”的涵义

      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常把公路、铁路、港口、燃气、电力和通讯干线等视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动也需要有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即“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就是指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装备、实验室、科技文献资料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硬件和软件。

      (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主要涵义

      将上述涵义引申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中,便构成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一词。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由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及基地、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相关的共享制度和专业化队伍组成的,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性支撑体系。

      上述界定有三个要点:①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层面上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一个国家有大量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但如果这些资源处于杂乱无章的分散状态,仍然不能说这个国家已经形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仅包括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而且包括相关的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于平台建设与运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因此,我们所说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同于流行的“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后者主要是指有形的硬件。我们强调建“平台”,其用意并不是想掀起一轮硬件设施建设的高潮;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能够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

      1.1.2 平台的属性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经济学上将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分成两类:一类是天然产品,如阳光、空气等、这类产品的获得不必耗费经济资源;另一类产品是经济产品,如食品、服装等,这类产品的获得必须以耗费经济资源为代价。经济产品又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分。一般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称为私人产品,而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称为公共产品。所谓产品非竞争性即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就是说,对于既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等于零。产品的排他性是指对某一公共产品的消费不能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即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在现实中,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的并不多,更为普遍的是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混合产品,又称为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决定了竞争性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产品,只能依靠公共部门来提供。因为私人部门不愿意充分供给公共产品,主要困难在于供给成本无法补偿。而公共部门的性质决定它可以解决这个困难,一方面,公共部门追求社会目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共同消费的服务;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的核心是政府部门,它拥有向全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收是确保公共产品供给成本补偿的最好途径。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属于国家科技基础设施,是为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要求对全社会开放共享,为所有科技创新活动成员共同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共产品的政府主导投资和社会公益性特点。

      1.2 平台的结构及关联

      1.2.1 平台的基本构成

      从上述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涵义描述中,我们知道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内涵,即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服务于平台建设和运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那么,为什么平台应该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呢?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平台直观地就是指有形的东西,一提到建平台,脑海中马上呈现出的就是建实验室、工作站等等,但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并不仅仅就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正如作为铁路和航空运输平台的火车站和飞机场一样,并不仅仅就是指机场跑道或铁轨轨道站台,还包括调度和车站机场服务人员。因此,完整的平台还应包括能够调动构成平台的那些硬件充分发挥作用的运作机制以及使这些硬件“活”起来的能动因素即操作者和管理者。因此,我们必须抛弃过去的那种“见物不见人”、“重硬轻软”、“重建设(硬件),轻运行(管理)”的建设科技基础条件的思维方式,把人和制度的因素特别强调出来。也只有把这三方面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化的能够正常运转的公共科技平台。

      (1)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平台的制度体系是其建设和运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等。其中,以共享为特征的运行机制则是制度体系的内核。制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首先做好研究和通盘规划,并且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始终体现“共建共享”的精神。制度体系的建设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平台法律体系的建设,它包括修改完善《保密法》、《知识产权法》等现行法律,起草并颁布《信息公开法》、《科技资源共享法》等与平台建设和利用的新法律。这些法律的修订起草应本着与国际惯例接轨,与有关法律衔接的原则进行。第二个层次是平台规章体系的建设,它是指由国务院根据平台建设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来修订、制定和发布一些管理办法、条例、规定等行政命令。主要包括如种质资源管理办法、试验材料管理办法、平台使用管理条例、平台评估监测管理办法等。第三个层次是标准、规则、规范等,它是由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各类委员会根据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而制定的诸如数据采集保存、文献编辑、网络接口、各类自然科技资源的收藏、储存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2)物质与信息系统

      物质与信息系统是平台的载体,是平台的基础。它的内容随着科技创新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目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国家目标和学科发展需要,在对现有的重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应用中心、野外观测台站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布局合理、装备先进、流动开放、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国家实验研究支撑体系。第二,通过制定科学数据共享政策和法规,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国家科技基础数据中心,实现国家科技基础数据的连续采集、有效汇交、良性更新和共享。第三,保护与利用自然科技资源,建立国家科技实物标本场馆、种质资源库群,加快濒危物种抢救,增加动植物、微生物、人种遗传、地质矿产等资源与标本收集入库的品种和数量,加快自然科技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建成各类国家自然科技资源群,并形成规范化、开放式的应用服务体系。第四,整合科技文献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网络。重点建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报告、成果、专利、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与技术标准、方法、工艺等大型文献资源库,促进与国际科技文献资源的汇交及融合,在全球范围实现互补共享,基本满足我国科技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第五,创建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协同、科学实验、大规模科学计算、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科技资源服务等功能的网络科技环境,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撑。

      (3)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体系

      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主要构成部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体系是平台能够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相比较而言,我们更缺乏的是大批从事基础科学设施维护、操作和自我创新,且具有开放共享意识的技工、实验员、观测员、统计员、管理员等等。我们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评价机制一直以来更强调的是论文的数量,是项目的数量,长期不重视从事基础工艺、基础操作的人员的工作和努力,使得他们的素质和地位都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致使进口的一些先进仪器和设备竟常常没有人会操作。如果没有这些相应的技术支撑服务人才,我们的实验室只能做到开放而很难做到有效的共享。如同创新的主动因素是创新人才一样,使平台能够实现共享的能动因素就是这些具有高度服务意识和精巧操作技能的平台自身专业化人才队伍。这个队伍主要包括以下人才:服务于国家研究实验支撑体系的观测工程师、实验工程师、技师等;服务于自然科技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专长于标本、矿石、种质等收集、分析和库藏的专家和技师;服务于科学数据共享,精通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管理、服务和共享技术开发的高水平工程师和研发队伍;服务于科技文献资源网络体系建设,善于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向和水平的科技文献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文献技术工程师、信息分析工程师、网络支持工程师和图书馆员等;服务于网络科技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软件研发人员;以及服务于平台运行评估监测的专业评估人员等。

      1.2.2平台的内在关联

      如前所述,构成平台的三方面内涵决不是相互割裂,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平台。作为上层建筑的平台制度体系,作为依托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物质与信息系统和作为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体系,其内在关系如图1所示。

      作为上层建筑的以资源共享机制为主要特征的制度体系是平台的内核,是平台赖以存在的灵魂。如果仅有物质与信息系统中各种各样相互独立的要素,而没有使它们联成一个网络且能共享使用的机制,则仍将是一个个分散的、相对封闭的“科研自留地”,不能称其为平台。

      人才是最能动的要素,“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平台能够正常发挥效能的有力保证。改革人才评价办法,提倡和培养为社会大众的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用机制去激励、引导、留住各类人才从事平台服务工作,将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与服务于平台所产生的巨大国家利益统一起来。

      物质与信息系统是整个大平台的物理基础,没有丰富的、先进的科学仪器、设施、文献等实实在在的科研手段,所谓的平台就成为了空中楼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科技基础条件这个平台的主要内涵,也就不存在制度体系和人才队伍这两个内涵了。

    图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构成框架

      1.3 平台的功能定位

      科研条件是科研活动的基础,是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方面。当代科技创新和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的科研装备和实验手段,依赖于战略资源的储备、科技基础数据和知识的共享,依赖于通过网络手段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合作。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通过整合和充实现有的科技基础条件,建立和完善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稳定和培养技术支撑人员队伍,为科研活动提供完备、优质的物质和信息基础条件支撑,为科技发展构建便利、充分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具有如下功能:

      1.3.1支撑创新

      平台能够大幅度地使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提高,缩小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与先进国家的巨大差距,为我国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存在差距,而我们科技基础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参考图2)。如同没有良好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一样,没有良好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就不可能具备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也不可能拥有较高的国家科技创新水平。所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充实、完善和整合国家科研环境条件,缩短科技基础条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发挥科技基础条件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会吸引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进入,才能支撑起一流的科技研究活动,才能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图2 国内外科技水平与科技基础条件水平差距对比

      1.3.2实现共享

      平台可以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普遍的公共服务。提高整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机制,而且需要有创新的环境,需要为全社会所有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提供科技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条件,而不仅仅只为大科学家提供服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将服务于全社会所有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一方面为国内外科学家、杰出人才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和手段,使他们能够进行正常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打破科研条件和设备等部门和个人垄断,为所有愿意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提供科研活动的条件和场所,提供人才脱颖而出的沃土,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普遍的公共服务。

      1.3.3保护资源

      平台可以实现国家战略资源的积累和维护。科技基础数据和自然种质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具有一旦丢失和灭绝将难以恢复的特点,对国家科技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战略资源对科技研究者来说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特性,即“共同受益和联合消费”特点;同时,这类资源积累和维护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投入,而科研机构和研究者不愿或无力进行这方面投资,需要国家从整体和战略角度重视并加强投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强了科技基础数据和自然种质资源建设,使国家战略资源得以积累和维护。

      1.3.4促进交流

      平台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传播和扩散。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不仅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而且包括知识和科技成果的交流、传播、扩散和产业化,加快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建立共享服务平台,将最新的知识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积累并交流和传播。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类人员,都可以及时有效地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行科技信息传播和交流。

      1.3.5提高效率

      平台可以实现国家科技投资的节约,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科技基础条件中许多重大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重大科学仪器等,具有投资大、整体性、公共使用等特点,如果科技资源分散投资,每个科研机构或科技项目都进行这些基础条件投资,则使工程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闲置、利用效率低,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使有限的科技资源不能得到有效使用。通过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集约科技资源,建立数量适中、布局合理、学科兼顾的国际一流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中心,加强这些工程和设备的共享水平,提高其利用效率,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和效率。

      1.4 平台建设的关系定位

      1.4.1 平台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

      (1)平台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它构成了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的一部分,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如图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可以为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提供量大面广的科技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

      (2)平台建设是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效率的重要举措

      研究开发是创新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一个国家的研究开发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和效率。科技创新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基础上进行的,活跃的创新活动需要一个社会化科技资料库和科技设施的支持。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科技资源的独占模式,使分散在各行业科研院所、各个地区和高等院校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融合起来,实现社会化服务,从而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应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而平台为所有类型的组织,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个人在创新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手段和信息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图3 平台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1.4.2 平台建设与国家科技计划

      处理好平台建设与国家科技计划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好平台建设中增量与存量、规划与实施之间关系的前提。它主要包括统一规划和规范、分布式组织管理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1)统一规划和规范 国家要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各国家科技计划中基础条件方面的建设要以平台建设纲要为依据,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国家各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的基础条件建设部分不仅列入本计划的范围,也都将纳入平台建设的统一规划之中。避免各计划基础条件重复建设、覆盖范围有限、使用对象单一、维护不连续等弊端,最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并成为各专项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共同基础和保障措施。如图4所示。

      (2)分布式组织管理 应该逐步打破行业、部门、单位的界限,将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的科研基础条件管理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规范中,按照统一的共享管理运行机制、共同的管理标准、基本稳定并各有特点的经费投入渠道进行协同分布式组织管理。并通过向社会充分开放,成为企业、其它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沟通渠道。

    图4 平台建设和国家科技计划的关系

      1.4.3 平台建设与科技体制改革

      平台的建设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在新的创新模式下,优化配置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重要举措。

      (1)平台建设为公益性科研院所的改革指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发展做出了合理定位。公益型科研机构主要承担科研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的是基础性和支撑性的作用,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对我国传统的公益型科研机构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而应针对我国的国情、各类研究院所自身的性质以及他们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分门别类地进行改革。其改革出路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重新构建我国的公益型科研机构体系。对于那些纯公益型的科研机构,为了确保我国公益型科研事业的连续性和良好发展,政府应该打破部门界限,适当压缩总体规模,重建一批国家确实需要的、精干高效的公益型科研机构体系,新体系实现结构网络化,功能社会化。而这些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的科研和开发创新平台的设想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公益型科研院所的改革方向做出了合理定位;二是对于那些有能力面向市场的公益型科研机构,鼓励机构整体或者部分转为企业,到市场上去找饭吃,求发展,或转为科技型中介服务机构。

      (2)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的重大转变,集中体现了改革精神。建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设想,就是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建立以中央、地方非盈利性科研机构为主体的、联合其他从事相关性的公益性组织共同实施,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制定政策法规,建立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各个科研基础条件基地体系,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这与公益型科研机构的改革目的是一致的,也为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改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整合分散的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效率,而且可以使公益性科研院所得以可持续发展。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应改变政府原来在科研管理中的“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过去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分配管理,其结果违背市场的需求,浪费了人力物力,造成政府部门的“越位”现象;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工作已开始了20多年,部分科研单位走上了企业改制的道路,而那些公益性、基础性院所却面临着生存困境,受到忽视,这就是政府的“缺位”现象。只有通过政府职能的改革,调整“越位”和“缺位”,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才能够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2 平台共享制度的探讨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制度创新,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手段,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提升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时,按照新的机制更有效地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为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是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衡量平台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标志,应该贯穿于平台建设的始终。下面我们将着重研究共享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进而探讨基于共享的管理。

      2.1 共享理论初探

      2.1.1 共享的概念

      (1)共享的概念考察

      根据《简明汉英字典》,共享的英文是:share,communion,partake等。按照《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90),Share的释义:(共有、分得、给付或贡献出的)一份;部分。communion的释义:共有;同享;参与。partake的释义:动词,分享;分担;参与。

      概括而言,共享概念包含的意思大概有:共有、同享、分享、参与、分担等。共享意味着既有付出,又有获得。应该是贡献和收益的平衡。共享应该是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同时,共享应该互不封闭,但又不是无条件的开放。

      (2)关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其共享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资源的积累和建设期间,有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理念,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在资源的使用上,提倡开放、分享,以最大程度上提高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效益,避免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的现象。

      实现共享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因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涉及产权的归属,如果没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其结果必然导致低效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开放和分享。

      实现共享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共享是需要成本的,只有共享的收益大于成本,共享才是有意义的。而一些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使共享成为现实可行。

      综合起来,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主要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政策调控和法规体系以及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科技基础条件的共建、开放及共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1.2 共享的理论基础

      (1)共享的合理性分析

      ①科技资源的稀缺性

      科技发展对科技基础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但资源是稀缺的,有些大型基础设施需要举国之力,甚至多国的合作,这使得资源的重复建设变得任何国家或团体都无力承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成为必然要求。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科研方式和思维方式,科研人员对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强。共享是对科技资源稀缺性的一种回应,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需求。共享可以减少科研资源的闲置,有效缓解科技资源的缺乏,满足科技发展和创新对基础条件不断增长的需求。

      ②科技资源的价值体现

      共享有利于充分挖掘科技资源的内在价值。科技资源不仅具有显在的价值,同时具有许多潜在价值和可开发价值,科技资源对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提供不同的效用,使用范围的扩大可以获得增值效应。共享可以使科技资源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③共享的法理依据

      ——合法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其建设的投资主要源自国家公共财政支出,或者说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收,目的是为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公益需求服务。因此,应该面向全社会,所有纳税人都有权享受投资产生的结果。这是共享的法律基础。

      ——责任原则: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投资来源于公共财政支出,按照委托-代理原则,资源的拥有方或使用方有责任保证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可行性:公共财政支出决定科技基础条件作为公共资源,其产权归属于国有资产管理者(主要是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因此通过适当的手段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调配。当然调配手段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基础条件,选择包括行政、经济等不同手段。此外,现代技术手段为科技基础条件的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得许多散在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成为现实。

      (2)共享的约束分析

      涉及具体科技基础条件的共享,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的存在使得共享实现存在许多逻辑上的困难。

      ——利益约束:共享是相关方利益协调的结果,资源共享是对原有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必然涉及到资源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利益。因此必须处理好共享与获益的关系。

      ——产权约束: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进步的有效制度基础,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资源共享。共享也是双刃剑,如何在保护和共享之间寻求平衡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处理好共享与开放的关系。

      ——安全约束:部分科技资源涉及国家安全,从国家利益出发,必须遵循相关的保密制度和法规。保密和共享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矛盾,在二者之间做出清晰界定是非常困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共享的不同范围:国际、国家内部、机构内部以及不同的限制条件(保密)等。

      ——技术约束:科技基础条件能否共享要依赖相应的技术。以前不能共享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共享,如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远程共享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也存在以前能共享的,现在继续共享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如一些仪器设备的使用日益普遍,已经成为科研人员时刻不离的工具,使用频率之高使共享范围不断缩小,如计算机就是如此。

      2.1.3 共享的实现

      (1)共享目标

      效率目标。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投入产出。

      增值目标。提高科技资源的价值。科技资源的价值在于应用,共享可以提高资源被应用的频率,挖掘科技资源潜在的价值。

      供给目标。强调有效资源的共享,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供给,避免大量无效信息的干扰。

      公平目标。科技基础条件作为公共资源,应该服务于全体公民。既要服务于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也要为全社会所有有志于科技创新的人服务。同时,为全社会科学普及等服务。

      (2)共享的原则

      适度竞争:共享与竞争并存。共享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但保持适度的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因此我们提倡的共享是建立在适度竞争基础上的共享,是有效率的共享。处理好共享与竞争的关系。

      互惠互利:共享必须建立在利益相互包涵的基础上,必须尊重相关各方的利益。推进共享机制建设应该遵循帕累托原则,以减少新机制建设的阻力。

      分类分层:共享是分层次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资源,采取不同的共享方式。如根据科技资源的属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商业性),确定共享的范围。根据科技资源使用的公益性程度,采取无偿共享与有偿共享等不同方式。其中,无偿共享包括免费共享,收取使用成本(不是生产成本)共享;有偿共享包括非营利共享和商业化共享。

      2.2 基于共享的平台管理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管理是科技资源管理秩序的变革。共享的管理是将分散性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使其能按需要在更大范围实现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共享管理的内容包括:大力开发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挖掘和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国际数据资源,等等。

      2.2.1共享制度安排

      根据科技资源共享的法理依据,资源共享是人们意愿和行为可以接受的,但人们的行为是以服从法律为前提的。通过政策法规标准,调整和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促进共享秩序的形成,规范各种行为,逐步形成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体系,鼓励和推进科技资源的共享。

      共享制度的层次可分为:一是正式的制度安排,包括政策法规,包括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按照共享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同时清理、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二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包括观念、道德、习惯等。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使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成为公民的基本理念,培育公民的共享行为意识。

      2.2.2共享管理模式

      科技资源共享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要坚持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1)统一规划是共享的关键环节。针对科技资源公共产品属性,加强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2)管理体系。基于中央、部门和地方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中的职责,建立相互协调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3)基本构想:设立国家层面的协调委员会,完善各部门、各地方的协调机制。设立国家级的管理机构负责平台的总体设计、规划。

      2.2.3共享服务体系

      共享体系重点是以无偿共享的方式提供服务,而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数据的全面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科技基础条件的服务必须纳入有效、科学、规范的服务体系。通常要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从而确定服务的方式,如有偿服务、无偿共享服务、会员制服务、共建共享服务等方式;同样,科技基础条件应为社会充分发挥其效益,因此对用户也应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使他们能够获得所需的科技基础条件。

      2.2.4共享技术规范

      共享技术是按照共享规则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的手段,它是实现共享的必要保障。共享技术规范主要包括:

      ——平台统一的规范。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应该为平台建设和运行提供统一支撑。

      ——子平台的规范。在统一规范下,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技术和服务规范。

      2.3 基于共享的评估监测

      2.3.1 评估监测的理论

      (1)评估监测的概念分析

      监测活动通常侧重信息的获取和记录,核心是信息和指标;而评估活动比较侧重信息的分析处理、对问题的研究、评价与判断,最后形成评价结论,核心是评估目的与准则、研究与综合评价。监测活动为评估活动提供信息基础,同时,可以帮助理解评估结论;而评估活动在监测基础上研究一些问题,形成综合性的评价结论。

      实际操作中,很多监测活动也包括一些评价活动,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分析和评价,如基于某个或某几个重要指标基础上的评价。只是,与评估活动相比,监测活动中所涉及的分析与评价一般比较简单,深度和专业性可能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大量的评估活动中也包括信息收集活动,除了收集一些现成的信息外,还可能针对该项评估活动开展专门调查,采集一些新的信息。与监测活动相比,评估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采集一般针对性更强,系统性连续性则可能比较有限。

      严格区分监测与评估并不太容易,如中间过程中的日常监测活动与比较简单的过程评估活动。这时,监测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定的评估形式。鉴于评估与监测活动的密切关联,下文中不再对评估与监测活动作严格区分。

      (2)评估监测的理论基础

      ①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

      开展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是国际上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改善政府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的规范性和使用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是一个包括法规、制度、方法、指标和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完整系统。

      ②项目评估监测

      国际上项目评估监测的理论依据是项目理论,它包括项目过程理论和项目影响理论,其中过程理论又包括项目服务利用计划和项目组织计划。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具有社会开放共享性、公益性,专业性、更新发展迅速等特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典型的政府公共支出活动,具有规模大、建设和运行维护投资多、不可间断、跨地区、多行业、多领域、多主体、浩繁复杂、影响巨大等特点。按照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公正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必须对投资程序、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估监测。确保公共资源管理与使用的有效与安全,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全民及其委托者政府)利益,使得所有公民平等享用公共资源。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评估监测可以借鉴国际上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的经验,以及国际上对社会项目评估监测的一些理论和方法。

      2.3.2 评估监测的目的与任务

      (1)评估监测的基本目的

      评估监测的目的是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理念、建立责任机制与学习机制、增进公众及相关方面对科技基础条件的了解和监督、提高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规范性、公正性、科学性和经济合理性,确保平台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评估监测活动对于平台建设与运行在经验积累、工作改善、决策参考、责任约束、公众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评估监测的基本任务

      评估监测的基本任务主要有:

      评估监测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为评估监测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研究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开展评估监测信息化建设,收集、分析、发布平台建设运行相关信息,建立评估监测网络系统,为评估监测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和实施手段;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监测结果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经验积累、能力提高、工作改善、决策参考、责任约束、公众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评估监测活动的支撑条件和环境,包括经费保证、社会服务体系能力建设、观念转变等等。

      2.3.3 评估监测体系的框架设想

      平台评估监测体系由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与规范、指标与方法、支撑条件和环境构成。

      (1)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评估监测体系建设的关键。评估监测制度包括项目管理关键环节评估制度、绩效评估监测制度、日常统计监测制度、专题评估监测制度。四种制度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形成面向结果的绩效评估监测与面向日常运行管理的基础评估监测相结合、整体评估监测与局部评估监测相结合、重点热点评估与项目评估相结合的制度体系。

      ——项目管理关键环节评估制度。要求对平台建设项目开展立项评估、预算评估与验收评估,主要由平台的规划、投资和管理者与社会服务体系来实现,为平台项目投资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可促进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公共资源使用和配置的效率。

      ——绩效评估监测制度。要求事前制定平台建设年度绩效目标,事中和事后进行绩效测量和绩效评估,主要由平台建设执行与规划管理体系来实现,可加强平台建设运行的责任机制,提高平台目标的约束力。与日常监测制度相比,这种方式主要面向结果,针对性更强。

      ——日常统计监测制度。主要由平台建设执行机构通过管理信息化系统和平台记录等方式来实现,与绩效评估监测制度相比,此方式可收集积累比较全面系统的、可被相关各方所采用的基本信息,为评价平台及调整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信息基础,同时可加强平台建设运行的责任,提高平台的公开透明性。

      ——专题评估监测制度。一般针对平台总体建设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主要由平台投资管理者组织专家或委托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比较侧重宏观层面问题,针对性更强,比较深入,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可满足平台建设运行与管理决策以及研究的一些特定需要,满足社会对平台了解与监督的需求。

      评估监测结果使用制度包括评估监测结果公开与共享制度,以及评估监测结果与管理措施挂钩制度,通过对评估监测结果的有效使用,建立平台建设运行的学习机制和责任机制。

      (2)指标体系

      评估监测基本指标体系是指面向整个平台建设的评估监测体系建设,满足与平台有关的各类评估监测活动的基本需求的指标框架。基本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三个基本原则。要正确理解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之间的关系,并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平台评估监测基本指标体系还应反映政策导向,符合政府公共支出管理规范和政府公共事业的活动规律,应充分重视资源配置效率,而不限于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

      评估监测基本指标体系包括绩效目标、组织实施过程、共享服务、绩效与影响、效率、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

      评估监测基本指标体系为与平台有关的各种评估监测活动提供了一个原则的、共性的指标框架,在针对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开展具体评估监测活动时,还必须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的特点,从而确定具体的、与科技基础条件个性特点相适应的评估监测的重点、指标及其标准。

      (3)方法和手段

      评估监测的实施方法和手段应满足评估监测活动的目的和客观条件,兼顾科学性和适用性。尽可能选择成熟和公认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相互补充和参照,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简单的和复杂的方法,如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时间序列比较方法、对照组比较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具体实施手段上,包括平台记录、用户登记、社会调查、专家评议、中介机构专业化评估监测、管理信息化系统、评估监测系统等等。

      (4)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工具,它也是整个评估监测体系最主要最基础的信息来源。管理信息系统应与总体的评估监测网络系统和其他相关各方的信息系统接口。基于互联网的平台评估监测网络系统与各个具体科技基础条件相衔接,在全局上,为整个平台评估监测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实施手段,具有监测、评估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提高评估监测活动和平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

打印】【关闭

文件下载